點擊: 文章來源:未知 更新時間:2014-05-17 13:37
藥物流產是一種腎臟器官衰弱的一種慢性疾病,并且它不是一個獨立性的疾病,藥物流產會導致身體器官功能完全喪失的一種可怕疾病,在身體出現嘔吐等癥狀時,就值得我們多加注意了。藥物流產都有哪些常見癥狀呢?
(1) 代謝性酸中毒 慢性腎衰藥物流產期時人體代謝的酸性產物如磷酸、硫酸等物質因腎的排泄障礙而潴留,可發生“藥物流產性酸中毒”。輕度慢性酸中毒時,多數患者癥狀較少,但如動脈血HCO3<15 mmol/L,則可出現明顯食欲不振、嘔吐、虛弱無力、呼吸深長等。
(2) 水鈉代謝紊亂,主要表現為水鈉潴留,或低血容量和低鈉血癥。腎功能不全時,腎臟對鈉負荷過多或容量過多的適應能力逐漸下降。藥物流產的患者如不適當地限制水分,可導致容量負荷過度,常見不同程度的皮下水腫(眼瞼、雙下肢)或/和體腔積液(胸腔、腹腔),此時易出現血壓升高、左心功能不全(表現為胸悶、活動耐量下降甚至夜間不能平臥)和腦水腫。另一方面,當患者尿量不少,而又過度限制水分,或并發嘔吐、腹瀉等消化道癥狀時,又容易導致脫水。臨床上以容量負荷過多較為常見,因此藥物流產的病人在平時應注意適當控制水的攝入(除飲水外還包括湯、稀飯、水果等含水多的食物),診療過程中應避免過多補液,以防發生心衰肺水腫。
(3) 鉀代謝紊亂:當GFR降至20-25ml/min或更低時,腎臟排鉀能力逐漸下降,此時易于出現高鉀血癥;尤其當鉀攝入過多、酸中毒、感染、創傷、消化道出血等情況發生時,更易出現高鉀血癥。嚴重高鉀血癥(血清鉀>6.5mmol/L)有一定危險,需及時治療搶救(見高鉀血癥的處理)。有時由于鉀攝入不足、胃腸道丟失過多、應用排鉀利尿劑等因素,也可出現低鉀血癥。臨床較多見的是高鉀血癥,因此藥物流產患者應嚴格限制含鉀高的食物的攝入,并應定期復查血鉀。
(4) 鈣磷代謝紊亂,主要表現為磷過多和鈣缺乏。慢性腎衰時腎臟生成1,25-(OH)2D3減少,使腸道對鈣的吸收減少;靶器官對1,25-(OH)2D3產生抵抗,使腎小管重吸收鈣減少,此外,高磷血癥可使鈣磷乘積升高,促使磷酸鈣鹽沉積,引起異位鈣化、血鈣降低。食物中含有豐富的磷,血磷濃度由腸道對磷的吸收及腎的排泄來調節。當腎小球濾過率下降,尿磷排出減少時,血磷濃度逐漸升高,高血磷進一步抑制1,25-(OH)2D3的合成,加重低鈣血癥。甲狀旁腺代償性分泌更多的PTH以維持血鈣。導致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(簡稱甲旁亢)。
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,我們要密切注意身體所出現的異常癥狀,一旦身體出現不適,我們就應該立刻到醫院進行檢查,在確定病因的情況下,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來治療,不要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。

- 藥物流產初期有什么癥
- 藥物流產初期有什么癥
- 藥物流產初期有什么癥
- 藥物流產會有什么癥狀
- 藥物流產患者晚期什么
- 患上藥物流產會出現什
- 藥物流產主要都有哪些
- 藥物流產常見的早期癥
- 檢查藥物流產的方法有
- 警惕藥物流產的前期癥









